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
07

2023-02

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工法

新闻来源: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:日期:2023-02-07


一、工法名称: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工法
二、工法等级:安徽省工法
三、工法简介
    本工法发明的满堂支架立杆支撑底托有效可行,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架体稳定性好。焊接的镀锌止水钢片成功起到防水效果,底板未出现渗漏水现象。浇筑完成后,满堂支架顺利拆除。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使用新型定制简易端头钢模有效可行:便于安装加固和拆除,拆模后混凝土面线型美观,能够较好的固定中埋式止水带。选用的大流动度、高抗离散性混凝土配合比,结合浇筑工艺优化,能够解决底板混凝土反涌凸起问题,实现一次浇筑成型。从中隔墙到外墙的顺序进行,实现两侧流动,浇筑一定高度后泵送混凝土由侧墙送入底板,浇筑至底板顶面,振捣充分后等待至混凝土初凝前约30min时再浇筑上层混凝土,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50cm,依次对称浇筑直至顶板浇筑完成。
四、关键技术
    1. 支架体系。传统的两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先施工底板,二次浇筑的顶板支架以成型后底板为支撑面。一次浇筑成型法施工时,使用穿越底板的防水可调底托、以垫层作为支撑面的方式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优化,为实现一次性浇筑成型提供保证。考虑一般管廊底板厚度为300mm,底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cm,在底托下方设置5cm厚混凝土垫块,保证支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大于300mm。
    2. 混凝土浇筑工艺优化。混凝土配合比,选用大流动度、高抗离散性混凝土,精准测定混凝土初凝时间,通过混凝土浇筑顺序、浇筑时间控制,由现场浇筑试验确定最优浇筑顺序,解决底板混凝土反涌凸起问题,实现一次浇筑成型。
    3. 特殊模板安装新工艺。管廊施工采用“跳仓法”施工,即隔断施工,节段两端需设置止水带和端头模板,模板安拆复杂程度高,重复利用率不高。故考虑采用新型简易定型钢模板,固定中埋式止水带效果较好,可多次重复利用,安装拆卸便捷,且能保证浇筑质量,成品线型良好。
    4. 底板预留混凝土浇筑洞口快速封堵技术。在顶板上预留300*300mm底板混凝土下料口,采用木模板能够快速封堵。洞口上方钢筋及封堵模板预先放置洞口周边,不进行绑扎和固定,待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300*300mm方形模板移动至洞口处,钢钉固定后采用透明胶带贴于接缝处,底部采用方木进行加固。模板处理后进行洞口钢筋恢复绑扎。
   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:止水带固定模具(ZL201821624542.6)
    申请发明专利2项: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(201811498087.4)(实质性审查),止水带固定模具及其使用方法(201811162493.3)(实质性审查)